当前,职业教育需要怎样的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5月13日,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年会暨智能制造技术论坛在渝举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论坛现场
“今天的职业教育应该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拿什么去跟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竞争?”在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倒逼改革创新的思考》主题报告时,浙江省成职教协会高职教学研究分会会长、二级教授丁金昌一开篇便“犀利”发问。他说,在数字化的推动下,如今的消费模式已经从过去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而在很多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操作工,商科类专业培养的大部分还是商贸企业的服务员,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
丁金昌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的加速发展,过去高职、中职、技校追求培养的熟练钳工、车工、铣工、刨工等已经过剩,而且他们是按照机器的节奏去生产,是被机器控制的人才。他提出,当今的智能工厂,不需要那么多人,需要的是工业软件使用、监控、编程、设计等人才,这也倒逼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建立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协作机制,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技并修人才。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主题报告中,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才朝解读表示,日前,工信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6大方向,并打造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等10大标志性产品,这些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未来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未来,不是AI代替人,而是会用AI的人代替不会用AI的人。”朱才朝表示,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职业教育必须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
▲会议颁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优秀案例
据悉,本次会议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域产教联合体等单位主办,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等承办。